基础知识: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。选官制度的发展。监察制度。 重点问题: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。 一、中央行政体制——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朝代 | | | | 秦朝 | | | | 西汉武帝 | | | | 东汉 | | | 魏晋南北朝 | | | | 隋 | | | | 唐 | | | 相互牵制,互为补充,分工明确,提高办事效率,分割相权,加强皇权 | | | | | 宋 |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(_盐铁___ 度支户部____) | 宰相办公机构,行政权 军权(发兵权) 财政,长官”计相” | | 元 | | | | 明 | | | | 清 | | |
意义: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,决策、审议、执行的分解,既明确了行政分工,又使三省互相牵制,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 小结: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(秦至前清): 三公九卿制(秦朝)——三省六部制(隋唐)——中书门下、枢密院 、三司(宋朝)——中书一省制(元朝)——废丞相、设内阁(明朝)——增设军机处(清朝) 二、选官制度——补充官僚队伍 朝代 | | | | 西周 | | | | 战国、秦、汉 | | | | 汉武帝 | | 察举制:察廉、举孝。地方每年推荐人才。 征辟指: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,不定期,政府向社会招聘。 | 扩大官僚队伍 任人唯亲,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团体。 | 东汉末年 | | 前期标准家世资力和个人行能,后期看门第高低 三年一次 | 前期积极,后期重家世轻才德,累世公卿,门阀政治。日益腐败。 | 魏晋南北朝 | | | | 隋 | | | | 唐 | | 中央统一分科,定期举行 进士与明经,后期经文并重,理学主导。 武则天开创殿试,武举。 | 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,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,促进了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,是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。 | 明、清 | | | |
|